随州摄影网

查看: 2325|回复: 9

[拍摄经验] [转载]如何看懂直方图,了解图片质量好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7 23:5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入单反后请教了不少老师,同时也在网上找了一些知识来学习,觉得直方图对拍摄很有参考价值,故用积分换来了这篇文章,学习后觉得很受启发,所以转发了上来,供朋友们分享,废话少说,转文如下:

准确曝光的好帮手教你如何看懂直方图

随着数码相机(以下简称DC)图像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相机内置了直方图的功能。虽然直方图对初学者来说,还很陌生。但它却早已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工作中。如在著名的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里面,对应直方图的命令就是Histogram(中文版为“直方图”)。

直方图的含义

在一张图片的直方图中,横轴代表的是图像中的亮度,由左向右,从全黑逐渐过渡到全白;纵轴代表的则是图像中处于这个亮度范围的像素的相对数量。在这样一张二维的坐标系上,我们便可以对一张图片的明暗程度有一个准确的了解。在Photoshop中,依次单击“图像→调整→色阶(快捷键:Ctrl+L)”即可打开色阶调整框,对图像的直方图进行调整,以此控制图像的明暗变化。

图-1直方图图例


直方图的特性
DC中的直方图功能与Photoshop中的是一样的。当直方图中的黑色色块偏向于左边时,说明这张照片的整体色调偏暗,也可以理解为照片欠曝。而当黑色色块集中在右边时,说明这张照片整体色调偏亮,除非是特殊构图需要,否则我们可以理解为照片过曝。下面,我们就用几张照片来直观地理解直方图所反映的图像特性。


图-2曝光准确


图-2是一张正常曝光的建筑物照片及其对应的直方图。我们可以看到,在直方图中比较靠左的位置,波峰比较高而且比较密集,这是因为建筑物的背影有较多的暗部区域,而直方图中左侧的位置正是反映暗部区域的分布情况的。在直方图中央偏右的位置,我们又可以看到一个较高的波峰,这是因为图像中大片的黄色区域所对应的亮度正在这里。在直方图的最右端,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较小且突出的波峰,对应在图像中,代表的就是建筑物上圆柱体的强烈反光,由于亮度太大,超出了直方图所能表示的范围,所以便体现在最右端形成了一个波峰。
根据直方图所表达的内容,这张图片的亮度基本都在其所能表现的范围内,并没有太多的溢出部分。更为关键的是,这张图片中各个物体的亮度,是符合我们的一般认识的,可以认为,这张图片的曝光是比较准确的。
在相同的情况下,如果我们拍摄的时候增加或者减少了曝光量,那么就会分别得到如图-3和图-4的结果。



图-3曝光过渡


图-4曝光不足
在图-3和图-4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如果增加曝光量,那么直方图中左侧表现暗部的部分几乎为一片空白。而如果减少曝光量,那么在直方图中就可以看到相反的结果。这样,如果我们看到了一张直方图,那么即使不看图像,也可以对它的明暗程度有一个准确的认识。
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直方图中波峰居中且比较均匀的图像才是曝光合适的,判断一张图像的曝光是否准确,关键还是看它是否准确地体现出拍摄者的意图。比如通常的夜景图片,在直方图中就是暗部区域的波峰居多。



图-5夜景曝光

以图-5为例,直方图中的大片黑色都集中在左侧区域,说明图像中的暗影部分很多,这也符合人们对夜景的一般概念。还有一个比较小的波峰出现在直方图的右端,对应在图像中就是灯光造成的高亮部分。虽然这张直方图中的图线并没有均匀地分布在中央的位置,但是由于拍摄的景物特殊,因此也是曝光正确的一个例子。这种情况在日常生活照片中比较少见,但是相信对于大家理解直方图的概念会有很大的帮助。

实战直方图


在了解直方图的基本概念和表达的信息之后,我们如何才能将相关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照片的拍摄中去呢?毕竟DC的EVF取景器和LCD液晶取景屏,都受到了本身亮度、色彩饱和度以及锐度等显示特性的限制,在对图像的表现上总会与实际存在一定的差异,直接影响我们对照片明暗程度(曝光量)的准确判断和选择。而直方图的出现,则正好补充了这点不足。
具体说来,直方图在DC中的应用可以分成两方面:一方面是可以在拍摄后检查图像的曝光情况;另一方面,就是在拍摄者按下快门前,给拍摄者提供一个准确的画面明暗分布参考,拍摄者能根据实际需要对曝光参数进行调整,保证照片的曝光准确性。
那么,我们就来具体讲解一下如何在拍摄中更合理地利用直方图这项功能,获得曝光准确的摄影作品。

1.怎么使用直方图?

目前的主流相机大多具备直方图的功能,以索尼F828数码相机为例。该机在拍摄前,根据取景的不同,在相机的LCD 取景屏上可以即时地显示对应的直方图信息(见图6)。如果当前直方图显示暗部信息过多,说明图像曝光不足,拍摄者就可以适当地增加曝光,使直方图中的曲线整体向右平移,从而得到正确的曝光。并可根据随时变化的直方图,确定是否已经调整到合适的曝光参数。反之亦然。

图-6取景显示直方图

这样,我们可以根据相机内置的直方图功能了解到将要得到的图片的曝光量大小,那么,如何利用进一步调整从而可以看到色阶分布均匀的直方图呢?

2.曝光量的调整

为了得到曝光合适的摄影作品,我们可以运用各种方法来改变曝光参数,直到直方图显示的图像的色阶分布达到我们的拍摄目的。下面将通过三个例子来给大家演示如何运用不同的拍摄技术达到准确曝光的目的(注:为更清晰地表现直方图,本文例子将用Photoshop中的直方图进行表示)。

方法一:利用曝光补偿功能,直接调整曝光量



图-7曝光不足

图-7是香港铜锣湾热闹的夜市灯光,整个画面以各种灯箱招牌、霓虹灯为主。直方图的两个曲线波峰分别集中在两侧并溢出,这说明照片的明暗反差过高,画面中的亮部、暗部画面的细节都将会产生不可逆转的损失。通过分析当时的情况,很容易看出很多景物都被“隐藏”在直方图的暗部区域中,没有得到表现。




图-8曝光适中


这时,我们通过增加0.3~0.7个曝光补偿(+EV)即可得到图-8的效果。可以看到,刚才漆黑一片的景像已经增加了很多细节,而整个图像的表现也比较接近肉眼的感觉了。




图-9曝光过渡

此时,如果再增加0.3~0.7个曝光补偿(+EV),就会得到像图-9这样的效果:图像明亮了许多,但是暗部噪点明显增多,整个画面也全无夜景的氛围了。因此,如果像图-9这样曝光,暗部的细节确实可以得到很充分的体现,但是亮部过曝太多,图像效果反而不好,这就是过犹不及的道理。因此,如果我们在直方图上看到了像图-9这样的过曝所造成的亮部细节丢失严重的问题时,就可以通过减0.3~0.7个曝光补偿(-EV)来修正,以得到如图-8的效果。


现在很多相机都提供了类似的曝光补偿功能快捷键,如果没有的话,也可在相机的菜单中找到相应选项。

方法二:灵活使用测光方式

相机的曝光量是由其内置的测光程序在确定亮度等数据之后,结合机内的曝光数据计算得到的。在通常情况下,默认的测光程序都是中央重点测光,这种测光模式在多数情况下都可以得到正确的曝光参数。但是也有例外的情况,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相机的点测光功能,并针对亮度为中性灰(近似于亮与暗的中间地带)的区域测光得到可以满足多数条件下合适的曝光参数。类似的测光方法还有多点测光等,要根据相机的具体功能,并结合使用经验加以应用。

方法三:直接调整曝光参数

经验丰富的拍摄者则更可根据直方图的数据,大体估测出应该补偿的曝光量,手动对光圈、快门等曝光参数进行调整。不仅可以得到合适的曝光量,而且还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结合景深、曝光速度的考虑得到更为合理的曝光参数。


改变曝光量的方法有很多,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关键是要了解直方图的含义,才能确保在拍摄前对自己的拍摄结果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拍摄到色阶分布合理的图像。

3.使用直方图的真正含义

参考直方图信息确定曝光参数的真正含义是直接透视图像的内部信息,从而获得最合适的曝光参数,完全不会受到EVF或者LCD本身显示效果与实际图像曝光量差异的影响。由于图像相关的输入输出设备的物理特性都不一致,特别是在家用的环境中,更难得到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统一的色彩描述,这也是造成我们拍摄时和拍摄后浏览、打印时所见并非所得的原因,而直方图抛开了图像表层的表现,以真实可靠的数据给我们一个可以量化的标准用于后期的输出。所以,要想成为一名小有水准的摄影爱好者,对直方图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上面的讲解,大家或许会觉得直方图并不复杂,但是如果要在实际中得心应手地加以应用,就需要大量地练习和观察,不断从实践中获得经验。而了解直方图的含义,更可以为你对摄影作品进行合理的后期处理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那么,现在就请拿出您的DC,尽情体会直方图为您带来的拍摄新体验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9 金钱 +9 贡献 +9 收起 理由
丁丁 + 9 + 9 + 9 给的不是分,是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3-6-8 00: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直方图也叫柱状图,它以坐标轴上波形图的形式显示照片的曝光精度,其横轴表示亮度等级,从左侧0(暗色调)到右侧255(亮色调),将照片的亮度等级分为256级,而纵轴则表示每个亮度等级下的像素个数,峰值越高说明该明暗值的像素数量越多,在画面中所占的面积也就越大,将纵轴上这些像数值点连接起来,就形成了连续的直方图波形。通过直方图的横轴和纵轴我们可以理性地判断曝光是否合适,影像的层次是否丰富,是否超出了数码相机的动态范围等等。
当然,要想使用直方图,首先得学会如何解读“直方图”:
以一般的正确曝光的要求来看,一幅照片需要有丰富的层次,无论是高光部分还是阴影部分,细节层次越多越好。这样的照片通过直方图来显示时,则从左到右都有曲线分布,同时直方图的两侧不会有像素溢出。典型的直方图形状有以下5种,分别对应不同的曝光状况(由于数码相机与Photoshop的直方图显示方式相仿,故以Photoshop上的直方图显示为例,以便于直观了解):
1. 平滑型—曝光正确


图1
正确曝光照片的亮度色调分布应该是比较平均的,表现在直方图上其曲线形状看上起平滑饱满,由左端0位置开始,渐进变化,平滑过渡到右端255这个位置,在各亮度等级上均有像数表现,并且在左端(最暗处)和右端(最亮处)没有溢出现象,保留着各亮度的细节层次。
如图1所示,图1的直方图中没有断档和溢出,说明这是一幅曝光准确的照片,亮部和暗部都保留了丰富的层次和细节。


图2
而图2虽然过渡并不平滑,但亮度和暗部均没有溢出,中间也没有断档,所以也是一幅曝光准确的照片。
2. 右坡型—曝光不足
曝光不足照片的直方图曲线波形偏重于左侧,多数的像素集中在左侧,波形图的右侧有较明显的下降,并且其右侧到255(最亮处)位置处有一段空白,很少甚至没有像素。这种照片看上去过于暗淡,暗的部位较多,亮调不足,可通过增加曝光补偿、增大光圈或降低快门速度来调整。在用Photoshop进行后期处理时,可以点击“图像→调整→暗调/高光”,拖动“暗调”项滑杆来修正曝光不足。

图3
如图3所示,直方图左边暗部看不见末端,且峰值有溢出现象,表明该幅照片的暗部细节没有被数码相机完全记录下来,溢出部分在照片里表现为“死黑”,这些像素的记录值为0,而右边亮部的峰值很低,且所占比例很小,说明这幅照片曝光不足,画面偏暗,需要增加曝光。
3. 左坡型—曝光过度
过曝照片的直方图与曝光不足照片的直方图刚好相反,像素集中于右侧,而左侧的像素很少,从0(最暗处)到曲线波形的起始处有一段空白,很少甚至没有像素,照片的色调很亮,或有大面积的反光源。拍摄时可通过减少曝光补偿、缩小光圈或提高快门速度来调整曝光设置。在用Photoshop进行后期处理时,可以点击“图像→调整→暗调/高光”,拖动“高光”项滑杆来修正过曝现象。

图4
以图4为例,右边亮部的曲线溢出,溢出的部分在照片里表现为“死白”,左边曲线很低,说明画面亮部曝光过度,亮部细节有明显损失。
4. 中凸型—反差过低
直方图上的像素集中在曲线的中间部位,波形在中间凸起,两边下降,靠近0和255位置没有像素,缺少暗调和亮调,对比度不足,照片看上去模糊、灰蒙蒙。这种直方图很常见,主要时拍摄时天气等环境因素影响造成,比如有雾、沙尘、太阳光太强等,可使用偏震镜等设备加于调节。在用Photoshop进行后期处理时,可以点击“图像→调整→色阶”,将两端黑白场滑杆分别移动到直方图两侧起始点稍稍向里一点的位置,可使照片的影调得到一定的调整。

图5
图5的直方图的峰值集中在中间,左边暗部和右边亮部都缺失,说明图片反差过低,在阴雨天或者光线不足的条件下拍摄很容易出现反差过低的情况,这张照片就是在阴天拍摄的。
5. 中凹型—反差过大
这种照片的直方图曲线波形是两边高、中间凹陷,像素主要集中在左右两侧,中间很少,照片有明显的暗调和亮调部分,但中间中等亮度部分比较缺少,明暗反差大。这种直方图除了特意进行剪影或高反差创作外,主要是没有掌握好测光部位及测光方式,可以将测光点定位在明暗交接部位等方法进行调节。在用Photoshop进行后期处理时,可以点击“图像→调整→暗调/高光”,分别拖动“暗调”和“高光”项的滑杆来修正。

图6
从图6的直方图可以看出,两侧峰值都有溢出,说明画面反差过大,亮度和暗部细节都有所损失,拍摄时最好用中灰减光镜减小反差,或者根据需要以亮部或者暗部为基准曝光,以此图为例,刻意突出松树的质感,而忽略云层的细节。尽管直方图上看上去反差过大,但仍达到了笔者想要的结果。
以上5种形状的直方图是比较典型的直方图,但这并不说明所有照片的直方图都如此,不同照片具有不同形状的直方图,并不是千篇一律的,甚至有些不规则直方图的照片反而正是拍摄者所追求的效果,有些特殊情况,如有些深色背景的照片其直方图也像曝光不足照片一样,曲线偏重于左侧,但曝光是准确的。
所以,用直方图指导曝光时要根据自己的拍摄需要和想要达到的拍摄效果,完全曝光准确的照片未必是效果最好的照片。
另外,为了降低后期处理的难度,拍摄时也不能过去偏离自己的曝光要求。拍摄时最好掌握以下两大曝光原则:
首先,当拍摄场景的动态范围超过数码相机的动态范围时,至少要保证直方图亮部或暗部其中一项不溢出,这时最好的办法是用中灰减光镜降低反差,或者也可以根据你的拍摄需要以亮部或暗部为曝光基准,另外也可以将相机架在三脚架上用包围曝光拍摄几张照片,再在后期用Pho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叠加,以扩展照片的动态范围。
其次,“白加黑减”这一曝光法则不仅适用于传统相机,数码相机也同样适用。在画面中亮度或暗部占据很大面积时,要适当增加或减少曝光,至于增加或减少多少曝光量,则根据拍摄场景中所占的比例而定。
如何使用数码相机更准确地曝光
你是否曾经被曝光补偿的概念搞晕过?你是不是经常为不知道补偿多少曝光量而苦恼?也许你已经学会了使用包围曝光,也许你已经知道了“亮加暗减”的规则,像使用胶片的摄影师那样操控相机。这篇文章告诉你一个非常使用、立竿见影而且一学就会的技术,让你从“胶片摄影师”苦练曝光的境遇中解脱出来。因为,你有一部数码相机,它可以让你非常准确地实现曝光。

( 图一)
市面上卖的大部分数码相机能够做到这一点,但并不是全部。你需要一部能够调解曝光的相机,如果没有手动曝光,至少要配备加减曝光的功能,让你能够调解曝光量。有的数码相机可以每1/3挡调节,也有的相机每1/2挡调节,还有些相机同时配备1/3挡和1/2档供你自己选择。
我建议你养成“只要条件允许就看一眼回放照片”的习惯。那么,你看回放的影像时,主要看的是什么?使用肉眼去判读拍摄的内容,还是查看拍摄数据,或是将图像放大了看细节? 数码相机的液晶屏幕回放的影像并不准确,所以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相机上看着漂亮的照片,等到在电脑上看或冲出来的时候却令人失望。成熟的摄影师在端起相机之前就预见了照片的样子,如果他不想在后期过多的调整的话,他所要确认的是曝光是否达到了他的要求。那么,就从判读曝光开始吧。
一、用什么来判断曝光?
答案是——直方图。所以,我建议你在回放照片时,首先查看直方图,就像那些专业摄影师所作的一样。那么,你买的相机就必须符合这样的条件,一个是刚才提到的“调整曝光量”的功能——有手动曝光或者有曝光补偿,另一个就是必须具有判断曝光的功能——直方图。
直方图的横坐标代表像素的亮度,左暗右亮。很多相机厂商将直方图从左到右分成“很暗”、“较暗”、“较亮”、“很亮”四个区域,也有的相机厂商将直方图分为五个区域。这些分区与直方图本身并没有关系,也不会影响到直方图的形成。无论四个分区还是五个分区,它们不过是为了观看方便而已。我们可以把“较暗”和“较亮”的区域看成中灰影调的区域,把“很暗”看成画面的暗影区,把“很亮”看成画面的高光区。
纵座标代表像素的数量,直方图越高的地方,这个亮度在画面中占得面积就越大。在上边两张图片中,图1是水中倒影的照片,图2是它的直方图。从直方图上看,照片上大部分影调位于“较亮”和“较暗”的区域中;水中泛白的天空和楼房的受光面位于直方图的“很亮”区域;而倒影中的深色树枝和左上角的黑影则位于直方图的“很暗”区域。直方图表示这张照片曝光是正常的。

(图二)

二、怎么判断曝光和调整曝光?
判断胶片的曝光时,我们需要看密度。所以,在冲印店里我们时常会听到老摄影师对修图师说“我想这里加点儿密度,那里减点儿密度”之类的话。因为他们习惯了查看胶片的密度和反差。而且,这样听起来更专业些。数码相机时代,我们听到更多的是“这儿亮点儿”、“那儿暗点儿”之类的言语。
前面我们看到的照片,曝光属于正常。那么,如果减少或增加曝光量会出现什么结果呢?减少曝光量的时候,直方图会向左移动,很可能在直方图最左侧已经超出的边界,左侧的“山根”看不见了,就会曝光不足;增加曝光量的时候,直方图会向右移动,很可能在直方图最右侧已经超出的边界,同样,右侧的“山根”看不见了,就会曝光过度;
记住下面的口诀,你就会轻松地利用直方图判断和调整曝光:
左边山脚见不到,暗部细节被丢失;
右边山脚见不到,亮部细节被丢失;
两边山脚见不到,加减曝光断分明;
山峰靠右亮区大,山峰靠左暗影多;
山谷如果在中间,中间影调少细节。
左边山脚见不到,暗部细节被丢失
顾名思义,直方图的左边看不见末端,也就是“暗影溢出”,这表明景物的暗部细节没有被数码相机完全记录下来,溢出的部分在照片里表现为“死黑”,这些像素的记录值为0。


图3(上图)左侧的照片就属于这种情况。为了更有力地说明这个问题,曝光的时候有意的减少了1档,致使暗部溢出。直方图分布于左半边,右半边空出,这说明尚有增加曝光的可能。像这样“左边没头儿”、“右侧空余”的直方图,我们增加曝光量就会使直方图整个向右移动,从而使景物的暗部细节能够记录在数码相机里。这就是“向右曝光”(区分于“向右曝光原则”)。右边的照片在评价测光的基础上增加了0.7档,直方图分布基本令人满意。与左边照片相比,向右增加了1.7档曝光。

右边山脚见不到,亮部细节被丢失
直方图的右边看不见末端,也就是“高光溢出”,这表明景物的亮部细节没有被数码相机完全记录下来,溢出的部分在照片里表现为“死白”,这些像素的记录值为255。


如果你拍摄的照片像图4左边的照片一样,直方图“右边没头儿”、“左侧空余”,那么减少曝光量就会使直方图整个向左移动,从而使景物的亮部细节能够记录在数码相机里。这就是“向左曝光”。图4左边的照片“向左曝光”两档,就可以得到右边的照片。看一看直方图,差别很大。

两边山脚见不到,加减曝光断分明
如果直方图的两端都看不见末端,也就是“高光和暗影都溢出”,这表明场景中的光影动态范围大于数码相机所能记录的动态范围。这时候,我们就必须有权衡利弊,根据要表现的主题,找到重点突出的地方。如果要重点表现亮部细节,就舍弃暗部细节,向左减少曝光;如果希望突出暗部细节,那么就舍弃亮部细节,向右增加曝光。
不过,通常情况下,“晃眼的白色”要比“低沉的黑色”更可能成为视觉干扰。所以,如果没有特殊的理由,如果溢出的高光没有在画面中起到辅助作用。我会建议你向左减少曝光,记住这是在“直方图两边都看不到头”的情况下。


就像上面的两张照片(图5)一样,我们对于“取舍”的概念并不只限于选择“曝光过度”还是“曝光不足”。对面光线穿透的灯笼是我们想拍摄的主要对象,那么,我们就把注意力集中在它上面,上毫无细节的天空越少越好。我们并没有进行曝光补偿,但实际上测光的区域发生变化,曝光量也已经变化了。
这时候你一定要问:按照前面所讲的,从右边照片的直方图看,这张照片是不是应该向右增加曝光呢?研究一下你数码相机中的直方图是“亮度直方图”还是“RGB直方图”很有必要。
很多数码相机对于红色比较敏感,景物中红色的物体往往容易产生“红色溢出”,而致使红色的部分没有糊涂一片没有细节。如果是像上面的相机一样是“亮度直方图”,那么建议你做一些针对红色物体调整曝光和调整饱和度的试验,得出自己的结论。
两边都看不到头的直方图,说明影像的动态范围已经超出了数码相机所能记录的极限。这个时候直方图左右两个末端相聚最远。那么,如果直方图两个末端相距很近,这表明所拍摄的景物反差很小,你的数码相机完全可以记录下来景物的动态范围,甚至还绰绰有余。

当场景反差比较低,左右曝光都可以的情况下,是向左减少曝光呢,是还向右增加曝光呢,或是什么也不改变?


三、数码相机曝光原则
这些曝光原则建立在直方图确实有参考意义的基础上,如果相机内的直方图本身误差很大,那么建议你将相机送回维修部维修。

原则一、不溢出原则
这一原则适用于任何数码相机的拍摄。在景物的动态范围大于数码相机所能表现的动态范围时,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大光比场景的拍摄比如,夜景拍摄、冰灯拍摄等,你至少应该让一个方向上不溢出。你还可以想办法使光比减小,比如对暗部补光,这样我们的相机就可以记录场景中的等多细节。
我们总会觉得夜景拍摄要增加曝光时间,甚至要半小时、一小时的曝光。事实上,如果是灯火辉煌城市夜景并不需要这么做。正如你所看到的下边这张外滩夜景的照片(图6),曝光时间是1/15秒,感光度的ISO200,并没有用什么特殊的拍摄手法。


从直方图上来看,画面中大部分处于“很暗”的区域中。事实也是如此,不然被灯光照亮的“东方明珠”怎么才能突出出来呢?光源的部分有少量的溢出,直接对准光源拍摄总是会这样。但这并不影响到整个画面,因为它们占的面积非常小,而且又节奏的出现在画面中成为点缀。注意建筑主体的曝光,尤其是“球”的下半部分,还有左上方红色三角中的细节。这都说明高光部分的曝光比较合适。
再来看看暗部的细节,几乎没有溢出。我们在暗影中还能隐隐约约看到远处高楼大厦的身影。见鬼!

也许你会喜欢横着拍,因为很多都市夜景照片都是横着拍的。而且被灯光照亮的天空会让远处暗影中的楼房看起来更加扑朔。

原则二、亮加黑减
你可能在网络上看到了一些数码相机“向右曝光”的原则。这个原则要求我们在右侧不溢出的情况下尽量向右曝光。这么做的理由是:如果在后期把暗部提亮会产生很多噪点,而后期针对高光部压暗却不存在这个问题。不过,既然你知道煤炭是黑的,为什么还要“过曝”后再把它压暗呢?
所以,我更愿意推荐你使用“亮加黑减”的原则。当画面中亮的部分占很大面积时,我们需要增加一些曝光,也就是向右曝光:比如拍摄大面积的雪景,你可以适当向右增加曝光,注意不要让高光溢出,并且还要保证雪的纹理和细节;同样,当画面中暗的部分占很大面积时,我们需要减一些曝光,也就是“向左曝光”:比如当你在拍摄大面积的煤炭时,可以适当向左减少曝光,注意不要让暗影溢出,并且还要保证煤炭的纹理和细节。


上面这张照片(图7)是在侧逆光条件下表现由白雪和阴影构成的起伏和雪的质感。直方图中的两个“山峰”分别代表雪地中高亮部分和阴影部分的分布。可以看出高亮的部分并没有集中在直方图的最右端,而是靠左一点,这样可以很好地表现出雪地的质感。同时,我们看到雪地上的阴影仍然处在直方图的“较亮”区域。想一想,我们是不是应该在后期加大反差,让阴影处于“较暗”或“很暗”的区域呢?


我没有找到关于煤堆的合适的照片,不过我找到了这些灰灰黑的酒坛子。从直方图上看,右侧还有些余量,也就是说,我们还可以再向右进行曝光。但事实上,我并没有这么做。相反的,我在原有的测光基础上,向左曝光1/3档。这样的曝光可以更好地表向酒坛子上的细节。注意光线的条件是漫射光,之所以选择漫射光条件拍摄,是因为如果在直射光下拍摄,坛子上会留下强烈的阴影。那些阴影是你想要的么?想一想,如果那些阴影是你想要的,那么应该怎么去曝光?

结束语
无论是“不溢出原则”还是“亮加暗减”原则,这一切都建立在一个总原则上,那就是——你要去看懂直方图,并根据拍摄的主题和直方图去调整曝光。现在,拿起你的数码相机,去拍照吧!

 楼主| 发表于 2013-6-8 00:0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会参考直方图】
数码相机通常都会带有直方图显示功能,对于可以实时取景的相机来讲,甚至可以在按下快门前就显示直方图,但这时显示的不一定很准。“按下快门后如果有条件就先看一眼直方图”,这个习惯可以帮助我们积累数码相机曝光的很多经验,尤其对于初学者而言。


【积累识别直方图和照片中景物关系的经验】
曾经有人问我,什么样的直方图才是好的直方图。人们把直方图分成很多类型,以便研究并作为后期改善画面的参考。直方图反映的是一张照片的亮度分布,没有照片的话直方图什么都不是,更无所谓好坏。同一类型的直方图从不同照片中反映出来,有的可能反映了曝光准确,而有的则可能反映曝光失误。所以,直方图必须结合照片来看才有意义。
我们为学员提供了一本《职业摄影师工作手册》,用来记录拍摄信息。现在,数码相机可以记录下很多拍摄数据。而我们则可以用它记录其他数码相机无法记录的东西,比如光线条件,再比如记录照片中景物和直方图关系等等。如果你没有《职业摄影师工作手册》,也可以到文具市场买一些便于携带的记事本。如果你愿意分享,还可以将自己的拍摄日记放在博客上。摄影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养成良好的记录习惯,不但可以快速提高我们的摄影水平,还可以让摄影变得更有趣。为此,我们设计这样一张表格,用来帮助更快地掌握曝光。




在下面的表格中,我们简单总结了一些常见景物对应直方图的关系。

第一、需要说明的是,这些规律从很多照片的拍摄经验总结而来,虽然具有一定代表性,但并不是万事万灵的神药。 第二、要说明的是,在视觉上人们对明暗之间的关系比单个物体亮度更敏感,也就是说重要的不是某个物体有多亮,而是这个物体和另一个物体在一起的时候哪个暗哪个亮。
第三、要说明的是,照片中需要呈现什么样的影调完全取决于摄影师要表现的主题,比如同样的光照条件下,我们可能需要照片更亮一些或者更暗一些。
第四、要说明的是,这张表格中提供的经验不包括使用滤光镜的经验,不过在镜头前加一片UV镜倒也无妨。
第五、要说明的是,直方图的分区是人为的,我们这里划分了4个区域,你也可以分为“暗影”、“中间调”和“高光”3个区域,或者像安塞尔?亚当斯那样划出更多区域。
总之,这张表格仅供参考使用,在实际运用中应当学会变通。

【判断曝光不足和曝光过度】
我们希望有一个技术上的标准来判断影像(而不是影像内容)的质量。对于数码相机产生的影像,我们习惯于用直方图结合照片来判断是否存在曝光过度或者曝光不足。换句话说,是通过技术层面的规则判断曝光。
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技术层面的规则也可以被突破。也就是说,曝光过度和曝光不足并不一定是“错误”的曝光。你可以创意性地使用“曝光过度”或“曝光不足”,以获得某种奇特的效果,但要掌握创意性“曝光过度”或“曝光不足”就需要大量的试验和总结。数码时代,人们更愿意把这样的工作交给电脑后期完成。
而后,我们就要提醒初学者:你可以让照片亮一些,也可以让照片暗一些,但不要心血来潮地去打破规则。想要打破规则,你至少先要掌握规则。那么,数码相机曝光的规则是什么呢?
很简单:
1、 让亮的景物亮,让暗的景物暗。
2、 尽量不要让直方图有溢出。
3、 如果直方图必有溢出,就需要合理取舍溢出的部分。
之所以尽量不要让直方图溢出,是因为“曝光失误造成的溢出”比“没有溢出的曝光失误”,补救起来要难得多。


如果你习惯于通过数码相机的液晶屏来判断曝光,结果往往是看到的照片比实际的照片亮很多,这样的话,就更容易出现曝光不足的失误。所以,我们建议你不要通过数码相机的液晶屏来判断曝光,而是养成通过直方图判断曝光的习惯。


拍摄逆光人像的时候,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人脸曝光准确了,背景就会曝光过度;背景曝光准确了,人脸就会曝光不足。通常,我们可以用近距离的补光(比如闪光灯或者反光板)来减少人面部和背景的亮度差。但是,在上面这张牌楼的照片中,我们需要多大的反光板呢?这事情不是一两个人就能搞定的。所以,我们建议采用另外方法:
1、 首选使用HDR(高动态范围)技术。
2、 拍摄时保留高光细节,后期适当改善暗部细节。如果反着做,即拍摄时保留了暗影细节,那么天空中的云彩就会惨不忍睹。


上面这张照片的天空过曝,很难通过影调调整补救回来,所以,如果你要表现出天空的细节,或是完全避免画面中有曝光过度的区域,我们建议:
1、 寻找一个合适拍摄角度避开天空。可以选择用背景中更高的树挡住天空,也可以选择将机位升高俯拍以去掉天空。
2、 如果景区里有很多这样的房子,可以考虑换一个更容易避开天空的房子拍摄。
3、 等到天空晴朗时再来拍摄。如果拍摄这个房子是你接受的拍摄任务,而且需要拍进天空的话,那么你可能就需要多等几天了。
4、 如果你对数码后期的规则和技术很有把握,那么也可以利用后期技术补救天空。
5、 当你遇到问题,一时又无法解决时,可以先把问题拍下来,然后和其他人一起探讨。

【识别饱满的直方图】
当场景中最亮的地方和最暗的地方都能被正好能被数码相机的感光元件记录下来,而且场景的中间影调比较丰富的时候,我们就能得到一张饱满的直方图。
饱满的直方图看起来山脚位于直方图的两端,而且至少有一个山峰。如果我们得到一张饱满的直方图,那么就说明:在白平衡、锐度、对比度、饱和度等设置不改变的情况下,这个照片中的场景几乎没有留给我们曝光失误的机会。因为在这种那个状况下,我们再加曝光极有可能造成照片高光部分溢出(即超出了感光材料能够记录的最亮值)而致使高光细节损失;再减曝光极有可能造成照片暗影部分溢出(即没有达到感光材料可以记录的亮度)而致使暗影细节损失。
如果我们希望在饱满直方图基础上改善局部影调关系,就需要通过数码后期技术来完成。当然,有些数码相机通过算法的改善给我们留出大约前后半档曝光的调整空间。




【判断可以被接受的溢出】
前面我们提到了“溢出”,那么,什么是“溢出”呢?
对于数字技术来讲,“溢出”是个很形象的词汇。我们可以把一个像素想象成一个杯子,假设这只杯子可以盛下255滴水,杯底为0,杯口为255。如果我们装入257滴水,最后两滴就会流出来,这就是“溢出”,能记录下来的还是“这个像素装了255滴水”。在一张数码照片中,有很多很多像素,当有足够多的像素处于“溢出”状态时,直方图的最右侧就不会出现“山脚”,高光部分细节就可能损失,这就是“高光溢出”。相反,如果我们在这支杯子中只加入不到一滴的水量,而我们有无法记录半滴水或0.7滴水,那么能记录下来的是“这个像素装了0滴水”。当照片中有足够多的像素处于“0滴水”状态时,直方图的最左侧就不会出现“山脚”,暗影部分细节就可能损失,这就是“暗影溢出”。严格的讲,暗影部分是实实在在地“不足”致使记录为0。不过从对应“高光溢出”和直方图上呈现的特点来讲,“暗影溢出”这个提法更容易被接受和被记忆。
通常情况下我们不希望直方图有溢出,但如果某些溢出是可以被接受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能有更多的余地来改善曝光。比如用高光溢出去表现那些刺眼的光,用暗影溢出去表现剪影。


【理解向右曝光的用意】
一个方法总是要针对性的解决一些问题,“向右曝光”也不例外。这种方法在早两年很是流行。但我们必须知道,“向右曝光”并不是曝光方法。确切的说,它是一种降噪的方法。因为那时候数码相机的降噪能力不怎么样。
如果我们在后期对暗部影调进行提亮处理,那么这个操作可能使被提亮的暗影产生更多的噪点。而反过来,如果我们在后期对高光影调进行压暗处理就不会出现噪点问题。所以,“向右曝光”的核心是在直方图右侧不溢出(或溢出可接受)的情况下尽量增加曝光(这点很重要,向右溢出或溢出不可接受时,PS很生气,问题很严重,你会很懊恼,结果是废片一堆,后期都无能为力不能补救!)。
现在的数码相机降噪功能都很出色,所以我们不常用到“向右曝光”技术。如果使用“向右曝光”技术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相机降噪功能不太强时使用。
2、 用很高感光度拍摄的时候使用。
3、 在不确定暗部影调是否希望后期被提亮的时候使用。
4、 照片呈现的直方图不饱满时,可以考虑使用。  

【尽可能地去展现细节】
过去,我们被两个词所困扰,一个是“准确曝光”,另一个是“正确曝光”。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我们却很喜欢咬文嚼字。“准确曝光”遵照物理和数字标准,而“正确曝光”则遵照意识和心理标准。随着拍摄实践不断增加,我们发现大多数“准确曝光”的照片都能够符合“正确曝光”的心理预期。即便有些“准确曝光”的照片不能满足我们心里预期“正确曝光”,我们在印放或数码后期的流程中还有加以改善的余地。
现在,我们发现根本就不需要为一字之差掰来嚼去。虽然,我们现在不会轻易地认定那些有意为之的“曝光过度”或“曝光不足”是失误的曝光,但是,对于新手,在学习曝光的过程中,我们还是要建议注意以下几点:
1、 在合理的亮度关系内尽可能地展现景物的细节,除非你确信某一部分细节是不需要的。
2、 有时候当你“确信”某些细节不需要的时候,结果往往和你想的不一样。所以要谨慎地使用你的“确信”。
3、 用你能够想到的办法去解决曝光不足和曝光过度带来的问题。
4、 你学会了展现细节也就学会了控制细节,那么你就有了展现或者不展现它们的自由。
5、 认真记录你的拍摄条件、曝光组合和景物对应的明暗关系。



发表于 2013-6-8 00: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了,可是看不到图啊亲
 楼主| 发表于 2013-6-8 00: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熊 发表于 2013-6-8 00:08
辛苦了,可是看不到图啊亲

我这看的很清楚,呵呵
明天再试试吧
发表于 2013-6-8 06:52: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不懂这个…正好学习哈…太给力了…
发表于 2013-6-8 07: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太详细了,非常不错的贴子,就是图挂了。
发表于 2013-6-8 12:0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没看到图,还不能理解,可能要把图片保存在电脑上再重新上传才能看得到。
发表于 2013-6-8 23:2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一直在看,似懂非懂!!!
发表于 2013-6-21 08:0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挂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免责申明|Archiver|手机版|随州摄影网 ( 鄂ICP备12016844号-1 )

GMT+8, 2024-11-23 20:11 , Processed in 0.07242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