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摄影网

查看: 46286|回复: 24

随城印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7 09: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三点水 于 2015-8-7 09:21 编辑

近日拍的几小段
DSC_5666-0.jpg




评分

参与人数 7威望 +109 金钱 +109 贡献 +109 收起 理由
Mr.liu + 8 + 8 + 8 难得的延时摄影作品
lilei301046 + 20 + 20 + 20 很好很给力!
穀雨 + 20 + 20 + 20 很好很给力!
云说 + 15 + 15 + 15 很有前途,看好你哟!
风少卿 + 15 + 15 + 15 很好很给力!
阳光 + 15 + 15 + 15 给的不是分,是支持!
采风者 + 16 + 16 + 16 给的不是分,是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8-7 09:5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接再厉多出好作品
发表于 2015-8-7 09:5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7 10:05: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楼主 支持
发表于 2015-8-7 10:18: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7 10: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阳光 于 2015-8-7 10:40 编辑

拐子你终于还是出手了呀!{:soso_e142:}{:soso_e142:}{:soso_e142:}

也许大伙会向我为么要把这不到二分钟的短片评定为精华呢?其实这其中是有非常深的学问包含在其中的,下面我转了一段文字述叙,看完后也许你也会为这段摄延时摄影影片呼彩的。
发表于 2015-8-7 10:2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延时摄影(英语:Time-lapsephotography[1])是以一种较低的帧率拍下图像或者视频,然后用正常或者较快的速率播放画面的摄影技术。在一段延时摄影视频中,物体或者景物缓慢变化的过程被压缩到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呈现出平时用肉眼无法察觉的奇异精彩的景象。延时摄影可以认为是和高速摄影相反的一个过程。延时摄影通常应用在拍摄城市风光、自然风景、天文现象、生物演变等等题材上。

用相机拍摄延时摄影的过程类似于制作定格动画(StopMotion),把单个静止的图片串联起来,得到一个动态的视频。

长时间定时定格延时拍摄。亦称低速摄影或定时定格摄影、“缩时”摄影。定时、间断记录并以明显变化的影像再现景物缓慢变化过程的手段。譬如花蕾的开放约需3天3夜,即72小时。每半小时拍它的一个画幅,以顺序记录开花动作的微变,共计拍摄144个画幅,再通过放映机按正常频率放映(每秒24幅),在6秒钟之内,重现3天3夜的开花过程。[2]
发表于 2015-8-7 10:3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知道了如果影片的播于速度为每秒24格(24 fps), 我们便需要24张硬照方能制作一秒的影片。而拍照间的时间距会影响内容的加速率。如每秒拍一张,影片中的人物便会以24倍速运行。因此,我们就算把一天浓缩成一分钟也不成问题。如果大家打算运用照片来堆砌成延时摄影的影片,某些工具是必需的。
三脚架

  如果使用摄录机拍摄,因为每秒钟能拍下24格或更多的相片,就算在没有防震下拍摄,一般只会出现影像摇晃的情况。

  若我们用相机拍摄延时摄影,我们会把时间压缩,通常会每半秒至数十秒才按下快门一次,在手持的情况下,绝对没有人能对准相同的位置。没有三脚架的帮助下,组合了的影像不但摇晃,更会出现上下左右跳动的情况。再者,延时摄影动辄用上数分钟,手持相机一小时已足以令人断臂。

  因此,三脚架是拍摄延时摄影的必需品,而且一开始拍摄时,就不要再动三脚架了,直至整组相片的拍摄完成为至。

  不要水平移动和变焦

  在进行延时摄影时,可以把画面慢慢向水平方向移动吗? 不可以,因为脚架不能够准确地以均速转动很微小的角度,一旦画面移动的角度不均,又或移动的速度时快时慢,拍出来的画面跟本不会好看。拍摄单一场景时,静止地对准某一处就可以了。

  同样地,拍摄的途中,也不要胡乱变焦,因为没有人能均速转动变焦环,也没有人能每次都转动相同又微小的角度。

   自动快门控制器 (Intervalometer)

  拍摄延时摄影是一项长时间的工作,如果快门的操控是通过人手来控制的话,我猜那个人早已累得半死,每十秒一按,连续拍摄两小时。

  幸好,世上有件好东西叫自动快门控制器 ,尼康相机内置已有一个 (不过有些限制),佳能的用家就要额外购置了,不论是佳能或尼康的外置快门自动控制器,原厂的起码要一千元,幸运地,幅厂的,二百多元就有了。
快门自动控制器其实只是配上了电子定时器的快门线而已,它容许我们设定按下快门的相隔时间,拍摄张数等 。基本上,把它设定好,按快门的工作已经自动化了。在拍摄时,记紧多带一部游戏机、一部相机或一本书,不要浪费真贵的光阴。

  使用M 模式

  所有的半专业或以上的数码相机已配备了光圈先决和快门先决,在拍摄风景方面,最多人使用的是光圈先决,不过在拍摄 Time Lapse 时, 应该避免使用光圈或快门先决。假如云层从天空漂过,云层所做成的阴影会影响曝光量,从要影响快门的速度 (A Mode 下) 。

  假如,相机的测光是百分百准确,当然整辑相片的曝光也会很一致,不过经验告诉我们,事实并非如此,环境的光阴转变了,自动测光有时会过曝,有时会曝光不足,以至拍出来的相片时明时阴。完成后的影片便会有光暗闪烁的问题,看起来很不专业。

  因此,我们要做的,便是固定ISO、光圈和快门的值。假如一朵白云从画面掠过,那刻的画面会昏暗一些,不过这样的影片才是真实。把曝光固定了,画面会根据云层的位置,流畅地变暗,待它离开时,画面又会渐渐地变得明亮。若果使用光圈先决,画面或会突然变暗,又突然变亮,取决于相机当时给予的数值,有点赌运气的感觉。

  转到M Mode 前,可以先使用 A Mode,设好 ISO 值和所要的光圈,然后半按快门,相机便会显示所需的快门速度,这组 ISO、光圈和快门的组合大致上就是我们所需的曝光组合。然后,转到 M Mode,设回同样的 ISO,光圈和快门,按下快门试拍一张,如有需要,可以在快门方面作少许修改,使曝光更为准确。

  快门的速度

  拍摄延时摄影时,快门的速度是十分讲究的,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此话怎讲?在阳光下拍摄,快门的速度很易做出 1/1000 或 1/2000,这样的高快门,可以把大部份的东西清晰地凝固了,以单一相片来看,那是不错的选择,不过延时摄影最终会以影片的形式呈现于大家眼前,那些清晰的相片,在高速播放时(如 24 fps) 会出现影像跳动的情况,特别在运动的影片中。

  举例,如果以每秒24格来拍摄110米飞人刘翔的比赛,由于快速的动作,第一格和第二格之间,刘翔在画面中的位置已有明显的分别,如果每格都把刘翔清楚地冻结着,播放时,刘翔的动作看起来便有少许“舜间转移”的不连贯感觉。

  因此,就算在高清年代的今天,大部分高清影片的拍摄快门依旧沿用 1/48,1/48 快门的单元格影像,看起来是略带模糊的,不过在视觉上,却增加了每格影片间的连续性。如果想制作出来的影片更有电影感,可以把快门设在1/50,因为相机没有1/48的快门速度 。不过如果在阳光下,就要用上两块ND8或一块ND400来把光线大幅减弱。

  在夜间拍摄时,20秒、30秒的曝光很普遍,不过在那么长的曝光里,所有的人物、汽车和海浪的移动都被消除了,在香港的青马大桥上或美国的金门桥,汽车的移动都变成了光流。延时摄影要拍出人和物的移动,才会好看,如果所有东西都糊成一片或变为光流,对象高速移动的感觉或会打折扣,所以拍摄夜景的延时摄影时,曝光也不要超过数秒。

  另一样要注意的是当决定了以每5秒便拍下一张照片,曝光的速度便不能超过5秒了,大家应该知道个中原因吧!

  好了,现在大家已可以拍摄自己的延时摄影照片了。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16: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雨很安静 发表于 2015-8-7 09:50
再接再厉多出好作品

这只是近日拍来的几个小段,视频不是很精美,只是抛砖引玉能与延时摄影爱好者及摄友们共同学习。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16: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16: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支持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16: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支持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16: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阳光 发表于 2015-8-7 10:20
拐子你终于还是出手了呀!

也许大伙会向我为么要把这不到二分 ...

阳光弟费心了感谢你的鼓励和支持

发表于 2015-8-7 20:34: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起来好牛掰啊
发表于 2015-8-8 10:2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在电视上看习惯了,也许会觉得简单,但往往看起来简单的东西,做起来很复杂。欣赏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免责申明|Archiver|手机版|随州摄影网 ( 鄂ICP备12016844号-1 )

GMT+8, 2024-11-23 12:11 , Processed in 0.08858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