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登吴店玉皇顶 远眺玉皇阁 玉皇顶,位于广水市吴店镇东约8公里处上浩山主峰最顶端,海拔533米,因山上有玉皇阁而得名。7月12日,吃过午饭后,随州文明网网友冒着33度高温,去登这座在当地闻名遐迩的山峰。 我们的旅游车穿过吴店镇向东而行,沿着一条蜿蜒的水泥路扶摇直上,经过20分钟的缓慢爬行,便来到了玉皇顶的脚下,下得车来,抬头望去,玉皇庙犹抱琵琶半遮面般地在树丛之中忽隐忽现。大家弃车顺着铺满鹅卵石的水泥路步行,路蜿蜒曲折且很陡,走在上面有种要向后退的感觉,行走了大约200米,水泥路便戛然而止,再往上走,便是土路了。 走土路,并不轻松,虽然有人工修出来的踏步(台阶),但因为天长日久,这些踏步已经若有若无了,各种沙石散落在路上,加上坡度大,稍有不慎就会滑倒。走到半路,有两处凉亭,供游人登山疲惫的时候小憩。 山路蜿蜒,除了土路,坡陡的地方还有台阶,这些台阶均是用就地取材石板搭建而成,没有经过任何雕琢,全部保持不规则的原样,不知走了多少路,也许300米,也许更远。正埋头登山之际,眼前猛然一亮,一座小院落呈现在我们面前——以为到了玉皇庙,正待找个地方歇息一下,还没有坐下,就听前面探路的两位美女突然大呼小叫起来:哇,后面还有好多的房子。 走了不远,就看见山顶的建筑了,想必那就是玉皇阁了——与之前导游介绍的大相径庭,我们所见到的都是现代建筑——除了院墙,根本不是他所说的明朝建筑,不免有些失望。心想既然来了,就只好硬着头皮去看看了,哪怕不是古建筑,在高山绝顶,俯瞰一下周围的风景也不枉了来此一趟,不然更加遗憾了。 悠忽间,一堵石围墙出现在大家面前,围墙的中间有一扇石门,门的上方写着“南天门”几个大字,拾级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石碑,上书“玉皇顶记”,碑文详细介绍了玉皇阁的来历。右边,是一座呈弯月形的小院,院子不大,20平米见方,院墙周围摆满了种有万寿菊的花盆,蛋黄色的菊花竞相开放,在山风的吹拂下轻轻摇曳着。 拾级而上,便是玉皇阁了,在外面看来,这玉皇阁与其他寺庙并无什么特别之处,大抵就是供奉着各种神像,但走进里面,抬头看去,最令人惊奇的房顶就呈现在大家面前了,整个玉皇阁一前一后两座大厅,其建筑全部用的是石头,包括屋面,除了石头,更无半点其它建筑材料。房顶全部用长一到两米,宽约尺许的石条搭成拱形,屋面再呈阶梯型铺上石板,层层叠叠,风吹不进,雨浸不漏,虽历经数百年风雨,依然如故。 据旧应山县志记载,当初所建玉皇阁由前后殿、厢房和前厅组成,后殿为供奉玉皇之正殿,前殿为诵经与道教活动之场所,前后殿建筑式样相似,均为青石条捲拱结构,屋顶用青石板递叠而成,无梁,囤园型,殿内两侧均由灵棂一对,屋呈内方外圆古钱状。 据玉皇阁导游沈献华介绍,玉皇阁始建于西晋,后几经战乱,数度荒废,至明朝洪武年间重新修建。1939年,玉皇阁门楼和厢房被日本人炮火毁于一旦,现存门楼和厢房2002年后陆续重建的。“大殿房顶相当结实,虽历经多次炮击,但却毫发无损。”沈献华说。 整个玉皇阁占地约2亩,除了高达数米的围墙,在玉皇阁的左后方,依稀可见玉皇阁的“第一道防线”掩映在树林藤蔓之中。 玉皇顶山下距吴店镇八公里,是鄂豫边闻名的风景旅游景点和道教文化遗址,唐代著名诗人钱起曾游此山并题诗赞道:秋风过楚山/山静秋声晚/赏心无定极/仙步亦清远/返照云窦空/寒流石苔浅/羽人昔已去/灵迹欣方践/投策谢归途/世缘从此遣。 每月的初一十五,就有附近的信众香客来此烧香许愿,其中每年农历十月初一更是这里接待香客高峰时段,“从九月二十八(二十九)就有香客陆续前来,到十月初一这里人满为患,来自广水,随州以及河南等周边地区的信众全部在这一天来烧香许愿,当天至少得请十来个人挑水上山才能满足信众饮水需求。”足见这里当天的繁华。 信步走出,登高远望,只见玉峰擎天,云蒸霞蔚,庙宇轩昂。独处其上,享受夏日凉风,俯瞰而下,饱览群峦拥翠,闭上眼睛,仿佛身处仙境,伸出手来,就能与玉皇大帝紧紧相握,别有一番意境。 上山的路 上山的路之二 上山的路之三 南天门 石碑 钟 室内看房顶 室外墙体及房顶 玉皇阁围墙 玉皇阁外围墙 龟寿石 俯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