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遇随而安 于 2013-4-5 05:39 编辑
写在前面的话 关于随北桐柏山脉的田王寨,网上介绍的信息已经很丰富了,这里罗嗦几句再次增加一下印象:元惠宗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红巾军起义,江淮百姓纷纷响应。据传桐柏山一个叫田如伯的农民,依墙圈寨,揭竿而起,占山为王,后人称为“田王寨”。 他率领“田家兵”多次地击败上山围剿的元军,气势大振,山寨周围的百姓争相投奔。寨内设烽火台,擂鼓台,放马场,七门一卡,五营四哨,置田耕耘,养兵千余,元军来时为兵,退时为民,耕战一体,兴旺多年,最后终被强大的元军夷平山寨。 清朝道光年间,寨子下面有一大户人家,姓戴名曜堂,因排行老九,人称戴九爷。戴家世代勤劳持家,经营有方,在清道光绪年间,田产、商农遍布鄂豫两省,积累了较多的财富。戴家为看家护院,组建了武装力量屯兵训练。清朝的道光皇帝经桐柏山在河南通往湖北的路上遭围困不得出行,戴家动用强大的家兵护其过境。道光皇帝为奖励戴家义举赐戴家主事戴曜堂顶戴花翎,封千岁都司,准建“官亭”一座,立“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碑于道旁;赐高1米长1.8米的“都阃府”匾额一方立于戴家舍屋堂上。在兵荒马乱日子里特许戴家屯兵用于自卫。咸丰四年,戴九爷为防“长毛”,号令周边八县民众,沿险要地区围墙砌城,并在主峰建造“银銮殿”(现存遗址),宫殿和兵营是在明末田王寨原址上增扩加固,大约有5平方公里之间,建有东、西、南、北、正五门共七道门,取名“安和寨”。 显然,老百姓更愿意叫它田王寨而不是安和寨。 占城山堡瓮城城防 从前面的介绍可以看到,不管这寨子是义军的山寨还是地主的城防,军事用途一直是首要的,跋涉十几里的艰险山路到达田王寨的南门,首先见到的便是一座城楼。
这座城楼宽约十几米,高五米多,有三十多米的进深吧,寨墙厚度达一米多,规模颇大,非常坚固,前面寨墙对称分布了六个射击孔,内部分割成对称的两三排房间,供寨兵休息、防卫。整个城楼座落在出入田王寨的必经之道的一条山脊之上,城楼两旁是徒峭的山坡,可谓是占据天险地利,把守住这座城楼,任你雄兵铁骑不得接近主寨。 这是田王寨的第一道防线,穿过第一座城楼,便可遥望两三百米外的气势磅礴的田王大寨了,一道城墙围绕,整座山头遍布营房,难怪此山被称为“占城山”,原来是占山为城。
沿着山脊逶迤而上,便是田王大寨的南门,是我们看到的第二道寨门,寨门墙体上用灰泥抹出一个长方匾额形状,想来当年上面也许书写着寨名,不知上面几个字是否为“田王寨”或是“安和寨”,寨墙依旧有五米多高,寨门上方嵌进两条石料,进去以后可以看到门后的石料各钻了一个圆孔,原来是安放寨门门轴所用的插孔,寨墙依旧有一米多厚,依旧分布着射击孔,走进第二道寨门,才发现原来面前还有一道门,称为第三道门吧,这第二、第三道门之间围成了一个几十平方的小围城,就是中国古代城防建筑里标准的“瓮城”。 瓮城,又称月城、曲池,是古代城市主要防御设施之一,是依附于城门、与城墙连为一体的附属建筑,当敌人攻入瓮城时,若将主城门和瓮城门关闭,守军即可对敌形成“关门打狗”、“瓮中捉鳖”之势。
现在知道了寨墙为何要砌成一米多的厚度了,除了坚固,还可以让寨兵站立其上攻击进入瓮城的敌人。经过瓮城,穿过山寨的第三道门,才算正式完全地进入了田王寨。下面是进入田王寨后,转过身来拍摄的图片。
第三道门跟第一道门一样建有四或六间石屋,而且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堞楼,供军事长官指挥以及寨兵从上而下射杀进入瓮城的敌人。如果将第三道寨门简单复原,大概就是下面这个样子吧。
站在堞楼之上,俯瞰瓮城之中,试想进入其中的敌人命运该是如何? 进入田王寨,地势平坦,视野开阔,营房林立,不少石块砌就的营房里长着大树,例如我们军刀户外驴友合影的后面的石屋里面的树木就很茂盛,可见废置多年了,如果从元末农民起义建寨算起,这些营房大概有600多年的历史了。
田王寨很广大,大家的时间却很紧迫,如此大寨,我们却连走马观花都算不上,只能稍稍领略一下大寨风光,感受一下山寨的雄伟和固如金汤,游历其中,让人思絮万千,在此借用随州网网友听雨轩转载的声石墨的诗作,表达一下与君同销万古忧的感慨。
千年春秋草木兴,田王古寨何处寻。
残阶有痕识旧路,断垣失意隐丛林。
群峦坚如壮士臂,杜鹃血似英雄心。
苍苔几度迎过客,王朝更迭在凡尘。 牢固的田王寨,拥有多道寨门,还有设计巧妙的瓮城,可是当年仍然被元军所攻破,如此险要关隘,如今除了留作古迹追寻,也是弃而无用了,城头王旗变幻莫测,据山河之险,逞匹夫之力,不能守住千秋霸业,王朝兴衰在于民心,在于俗世,这便是声石墨诗作的最后两句道破真谛:“苍苔几度迎过客,王朝更迭在凡尘。” (以上部分图片取自网友平常心,在此注明,并表示感谢)
|